



摘要: | 经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率的变化不会对劳动者的收入产生异质性影响,利率政策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能够通过降低失业率改善劳动者福利,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本文研究表明,降低利率的外生冲击能够影响城镇地区的劳动者收入差距,这与经典理论相悖。首先,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扩大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差距,进而扩大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其次,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资本扩张显著抑制了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扩大了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最后,通过理论模型的政策模拟发现,在使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时,为了缓解利率降低对收入差距的不利影响,政府应重点兼顾提升劳动者权益以及完善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体系,促进劳动者由低技能向高技能跃迁,政策应避免抑制技术进步或降低企业资本投入。 |
作者: | 闫里鹏;牟俊霖; |
作者单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
期刊: | 劳动经济研究 |
年,卷(期):页码 | 2025,13(5):117-141 |
JEL分类号: | |
基金项目: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入职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RZ2024046); |
文章编号: | |
关键词: | 利率政策;劳动收入差距;资本替代劳动; |
欢迎阅读《劳动经济研究》!您是该文第32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