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母亲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子女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证据
  • [摘要]青少年幸福感缺失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母亲受教育水平对青少年子女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母亲的高学历背景未能显著提升青少年子女的幸福感。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母亲的高学历背景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改善了家庭教育环境和模式。但母亲高学历背景带来的主观教育倾向(“高学历教育倾向”和“全面发展教育倾向”)使青少年子女承受了较大的学习压力,抵消了正向提升效应。此外,母亲陪伴时间的减少也是青少年子女缺乏幸福感的原因之一。
  • 作者:吴林林;徐若飞;
  • 全文[ PDF 1335.85 KB ] 2025.13(4)  共有 74 人次浏览
  • 教育机会均等、代际流动与居民生育意愿
  • [摘要]面对以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发展形势,需要以教育机会公平激发居民生育意愿,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8年数据,结合环境因素和个人努力因素测算教育机会均等水平,实证分析教育机会均等对中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代际流动性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教育机会均等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居民的生育意愿;教育机会均等可通过增强代际流动性提升居民生育意愿;教育机会均等对低收入群体和青年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本文提出,可通过均衡教育资源分布、完善生育...
  • 作者:高楠;李静;
  • 全文[ PDF 1074.12 KB ] 2025.13(4)  共有 77 人次浏览
  • 环境因素、教育公平与收入差距——来自去偏差机器学习的新发现
  •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机会公平的视角关注教育均等性,呈现中国教育机会差距的客观现实,并评估教育机会差距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本文采用去偏差机器学习方法测算教育机会差距。研究发现,个体特征和父代属性所代表的环境因素解释了超过70%的教育差距,样本期内教育公平性获得显著改善。年龄、户口和性别是影响子代教育最为重要的三项因素,其中年龄背后可能隐含了教育扩张的影响。城乡内部均存在显著的教育机会差距,女性群体面临的教育机会差距显...
  • 作者:张晨;李沫霖;张琦;吴煜;
  • 全文[ PDF 1232.54 KB ] 2025.13(4)  共有 74 人次浏览
  •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劳动力再配置?——基于技能需求重构视角
  • [摘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将引致部门劳动需求重构,驱动劳动力通过适应性选择实现跨部门再配置,直接影响就业结构与劳动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6-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探究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跨部门配置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试点政策的实施推动劳动力由服务业向制造业部门再配置,这种再配置效应在生产性服务业、非国有企业、高数字素养与年轻劳动者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试点政策的实施通过重塑部门技能需求与部门转换时间,推动劳动力向制造业部门再配置。进一步分...
  • 作者:陈瑛;陈子琦;恭希言;
  • 全文[ PDF 1210.71 KB ] 2025.13(4)  共有 113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