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研究——基于职位空缺持续时间的文献综述
  • [摘要]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是“十三五”期间就业促进规划的任务之一,也是一个缓解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途径。职位空缺持续时间,是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受到数据等资源的限制,国内有关雇主搜寻、职位空缺持续时间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概念与定义入手,梳理职位空缺持续时间的研究脉络,进而从数据收集与测量、实证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三个角度,回顾和总结国外相关研究,以期为国内劳动力市场搜寻与匹配研究尤其是雇主搜寻研究提供借鉴。
  • 作者:

    史珍珍;

  • 全文[ PDF 1.00 KB ] 2017.5(6)  共有 6296 人次浏览
  • 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与上一代农民工的比较
  • [摘要]本研究利用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分析了新生代与上一代农民工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差异,考察了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年人均总消费比上一代农民工家庭高出26%。其中,在人均衣食住行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比上一代分别高出33%和10%,而在人均教育消费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仅为上一代农民工家庭的7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人均衣食住行消费比上一代农民工家庭高出14.9%,人均总消费比上一代农民工家庭高出10.9%;新生代农民...
  • 作者:

    王美艳;

  • 全文[ PDF 1.28 KB ] 2017.5(6)  共有 5717 人次浏览
  • 职业代际继承与流动:基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摘要]本文使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当代职业代际继承与流动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一,职业代际向上流动率在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及1980-1989年出生的劳动者群体中分别为11.5%、15.6%、18.6%和20.8%,累计上升比例高达81%,劳动者变得越来越拥有更多提升自身社会经济阶层的机会。第二,Mixed 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父亲职业对于子女选择相同职业的影响力度从1950-1959年出生劳动者中的26.4%降至1980-1989年出生劳动者中的16.0%,并且中国不同地区间职业代际流动性仍存在较大...
  • 作者:

    朱晨;

  • 全文[ PDF 1.39 KB ] 2017.5(6)  共有 5824 人次浏览
  •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分配效应:地区和城乡差异
  • [摘要]利用中国1996年至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劳动收入份额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分配效应。对中国整体而言,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具有显著的分配改善效应。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三个直辖市劳动收入份额的分配效应为正而其他省份为负,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分配效应为负,三大地区间的分配效应差异是劳动收入份额整体分配效应存在截面和时间维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分城乡看,劳动收入份额的分配效应在城镇为正而在农村为负,两大分配关系在城镇和农村内部存在系统差异。通过劳动力流动视角,本文统一解释了劳动收入份额分配效应的地区和城乡差...
  • 作者:

    周明海;杨粼炎;

  • 全文[ PDF 2.20 KB ] 2017.5(6)  共有 5479 人次浏览
  • 校园欺凌的影响与对策——来自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证据
  • [摘要]近年来,由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生尤其是那些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被迫选择寄宿制学校。本文使用北京大学等联合课题组于2015年10月在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小学生遭遇校园欺凌的状况以及卷入欺凌对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发现,寄宿生尤其是低龄寄宿生卷入校园欺凌的风险更高;卷入欺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提升教师受教育水平和责任心的角度,探讨了降低校园欺凌的办法。
  • 作者:

    吴要武;侯海波;

  • 全文[ PDF 1.56 KB ] 2017.5(6)  共有 5246 人次浏览
  • 老年照料对家庭照料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 [摘要]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老年照料对女性家庭照料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女性家庭照料者的门诊利用概率增加了5.18%~6.95%,但不同年龄组存在异质性;低龄老年照料者(56~65岁)的门诊利用概率增加了10.79%~12.90%,其医疗负担有可能增加;而中年照料者(45~55岁)的门诊利用概率不变甚至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照料受时间约束而无暇就医,从而不能及时补偿其健康损耗。上述结论表明,中国家庭老年照料对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照料者的...
  • 作者:

    余央央;邹文玮;李华;

  • 全文[ PDF 1.59 KB ] 2017.5(6)  共有 5823 人次浏览
  • 以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动力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 作者:

    都阳;

  • 全文[ PDF 0.28 KB ] 2017.5(6)  共有 5266 人次浏览
  • 高质量就业的逻辑
  •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包括就业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方面。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就业的数量和结构,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就业质量被给予了特殊的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就业的论述,更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来点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质量被再次列为就业领域的优先目标,这也将是未来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 作者:

    赖德胜;

  • 全文[ PDF 0.38 KB ] 2017.5(6)  共有 5573 人次浏览
  • 按照更高要求推进学有所教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将其放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教育发展也开始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结构深化的转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教育推进路径应该有新的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优先发展教育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 作者:

    蔡昉;

  • 全文[ PDF 0.39 KB ] 2017.5(6)  共有 4934 人次浏览
  • “养老金改革:国际动态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养老金改革:国际动态与中国实践”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养老金改革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作专题报告,包括世界银行社会保护部门前任负责人Robert Holzmann、智利养老金改革委员会前主席David Bravo、瑞典名义账户制核心设计和推广者Edward Palmer、日本养老金改革核心设计者高山憲之,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与讨论。过去几十年世界养老金改革的实践表明,从现收现付制直接转向基金积累制并未完全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财务可持续性风险依然严峻,世界各...
  • 作者:

    程杰;王新梅;

  • 全文[ PDF 0.43 KB ] 2017.5(5)  共有 5065 人次浏览
  •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 [摘要]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对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代际社会流动与个体生育意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生育意愿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育意愿与代际社会流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实现了社会阶层代际向上流动的个体相对于其他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本文还发现,个体的生育意愿与其受教育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未来的阶层流动持更乐观态度的个体具有...
  • 作者:

    何明帅;于淼;

  • 全文[ PDF 1.46 KB ] 2017.5(5)  共有 6176 人次浏览
  • 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的动态减贫效应及其机理分析——基于消费与收入流动性双重视角的实证检验
  • [摘要]基于贵州省纳雍县两个贫困村的三轮农户跟踪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有序logit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从消费和收入流动性双重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对农户贫困动态变化的边际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具有显著的动态减贫效应。在消费流动性维度上,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能显著降低农户陷入慢性消费贫困的概率(下降16.4%),其作用路径是使一部分农户从慢性消费贫困减缓至暂时性消费贫困,而另一部分农户从慢性消费贫困直接脱贫;在收入流动性维度上,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可明显降低农户陷入慢性收入贫困...
  • 作者:

    郭君平;曲颂;夏英;宁爱照;

  • 全文[ PDF 1.21 KB ] 2017.5(5)  共有 4866 人次浏览
  •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效吗?——来自“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微观证据
  • [摘要]已有文献对《劳动合同法》的讨论均是从企业需求或者劳动者特征单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本文使用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微观数据,从企业和劳动者两方面实证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的企业异质性特征及对劳动者的影响。核心结论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的主动性会增强,劳动合同签订率会显著提升;签订劳动合同能显著提升劳动者获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的概率,对劳动者工资也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签订劳动合同的年限越长,劳动者得到的就业保护也越强,并...
  • 作者:

    屈小博;

  • 全文[ PDF 1.37 KB ] 2017.5(5)  共有 5062 人次浏览
  • 预期生活照料的可获得性与生活满意度——基于CHARLS数据的经验分析
  • [摘要]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中老年人预期照料可获得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预期照料可得性对于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预期照料不可得人群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预期照料可得人群。这种效应在城乡之间、不同性别之间都存在,且其效应在农村大于城镇、女性大于男性。在预期照料是否可获得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差异中,经济支持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这些发现对于理解中国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 作者:

    赵蒙蒙;罗楚亮;

  • 全文[ PDF 1.24 KB ] 2017.5(5)  共有 4856 人次浏览
  • 已婚劳动者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研究——兼论工作和家庭是冲突还是促进?
  • [摘要]本文运用2008年RUMiC(Rural Urban Migration in China)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robit模型和Oaxaca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心理健康状况的决定因素以及性别差异。结论和建议如下:第一,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男性,女性有心理问题的概率比男性高34%,女性GHQ-12(12项一般健康问卷)分数比男性高0854分;第二,工作和家庭对劳动者心理健康促进作用较大,但促进程度存在性别差异,对男性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大于女性;第三,不同户口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流动人口的心理不健康水平较高;第四,个人...
  • 作者:

    杜凤莲;李爽;任帅;张慧敏;

  • 全文[ PDF 1.40 KB ] 2017.5(5)  共有 5174 人次浏览
  • 中国城镇劳动者退休行为及延迟退休的福利效果
  • [摘要]本文采用期权价值考察中国延迟退休政策的福利效果。相同年龄下,当延迟退休增加了期权价值时,劳动者的福利会得到改善。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养老金政策,计算工作的期权价值,并验证了期权价值对劳动者退休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期权价值越大,退休概率越小。在此基础上,本文模拟了延迟退休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劳动者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缴费和待遇规则下,延迟退休对男性期权价值的影响并不大,但显著增加了女性的期权价值。延迟退休对不同工资和失业概率的女性有不同的影响,延迟退休给工资较高和失...
  • 作者:

    封进;韩旭;何立新;

  • 全文[ PDF 1.65 KB ] 2017.5(5)  共有 5178 人次浏览
  • 兼顾与分担:妇女育儿时间及家人影响
  • [摘要]兼顾育儿与工作对妇女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家人援手可有效分担妇女的育儿时间投入。本研究使用调查数据,依次分析了母亲、父亲和祖父母辈在育儿方面的时间投入,并考察了家人的照料支持对妇女育儿时间的分担。在时间投入上,婴幼儿照料相当于一份全职工作。母亲始终是婴幼儿的主要照料者,但是祖父母辈的帮助有效分担了母亲的时间投入,起到了重要的替代作用,尤其在幼儿期,超过4成的幼儿主要由祖父母辈照料,而父亲的作用则相对有限。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父母的婴幼儿照料时间差距更大。3岁以后托儿服务较为普遍,对女性的照料起到了明...
  • 作者:

    郑真真;

  • 全文[ PDF 1.15 KB ] 2017.5(5)  共有 5195 人次浏览
  • 农村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决策的瞄准性与有效性分析——来自五省农村的证据
  • [摘要]中国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具体状况是环境问题的重要部分。本文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村级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情况,并实证检验了农村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决策瞄准性与改善环境污染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有环境污染的样本村比例接近1/2,现阶段农村八种类型的环境治理项目在实施比例和投资金额上存在较大差异,尽管村集体投资的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对村庄的环境污染现状有更好的瞄准性,但上级政府和村集体实施的环境治理项目均没有显著地改善农村环境污...
  • 作者:

    高秋风;赵启然;罗仁福;

  • 全文[ PDF 1.01 KB ] 2017.5(4)  共有 5166 人次浏览
  •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状况及变化态势——对1998-2012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的测算
  • [摘要]根据1998-2012年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本文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呈现出2004年之前有所下降随后有所上升的趋势;其中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快的生产率增长使得其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部分更加平缓;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前东部地区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高于中西部。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制造业也开始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选择,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深化开始超过了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艰...
  • 作者:

    曲玥;

  • 全文[ PDF 0.92 KB ] 2017.5(4)  共有 5403 人次浏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