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落叶归根”还是“量力而行”?——退休农民工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退休农民工的养老模式是受“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还是“量力而行”的经济状况影响,即选择在城市还是农村养老,选择由谁照护,究竟是传统观念还是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加入养老收入的变量后,以往文献中证明的传统观念对养老的影响不再显著,即养老收入决定了当前退休农民工的养老模式,具体体现为:第一,养老收入较高的和有养老金的退休农民工,倾向于在城市养老,反之则回农村养老的可能性更大;第二,养老收入较高的和有养老金的退休农民工倾向于选择养老院等养老服务,反之则由亲属照料或无人照料。因此,本文建议...
- 作者:康蕊;王震;潘健平;
- 全文[ PDF 1596.0 KB ] 2020.8(2) 共有 4623 人次浏览
|
|
- 非认知能力与个人创业选择:理论与经验证据
-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通过扩大创业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是经济新常态下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改进的Butikofer & Peri(2017)非认知能力模型,研究非认知能力对个人创业行为选择的影响,并利用2012年和2014年CFPS两期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外向性和开放性人格特质能够显著提高个人创业概率,非认知能力有助于个人提升创业成功的信心和希望,增强个人创业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主要通过创业回报影响个人创业选择,非认知能力对个人风险偏好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提...
- 作者:罗双成;陈卫民;江鑫;
- 全文[ PDF 1421.0 KB ] 2020.8(2) 共有 4884 人次浏览
|
|
- 户口改变对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的影响——来自微观追踪数据的证据
-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户口改变对流动人口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方法克服遗漏变量和自选择性问题,本文发现户口改变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群体的家庭消费支出,短期内消费增加主要源于收入效应,中期收入效应和社会保障变动同时发挥了作用;而对于城城流动人口,获得本地城市户口对其家庭消费行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本文发现户籍改革对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在中期才能显现。本文为理解户籍制度对消费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并且有直接政策含义,即户籍开放应更多关注农民工群体,...
- 作者:王乙杰;孙文凯;
- 全文[ PDF 2601.0 KB ] 2020.8(2) 共有 5036 人次浏览
|
|
- “退休—消费之谜”:基于中国食物消费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摘要]老年人的饮食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福利,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运用家庭生产与消费理论,基于食物消费,建立了退休对消费影响的分析模型,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实证检验了“退休—消费之谜”。结果表明,在控制时间机会成本后,退休引起的收入变化并不会降低食物支出,因此,“退休—消费之谜”在中国食物消费上并不存在。此外,本文还发现时间成本下降对退休后家庭的食物消费行为会发生两方面影响:一是,退休后家庭显著增加食物购买时间,从而更可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食物;二是,退休家庭会利用相...
- 作者:袁铭;白军飞;
- 全文[ PDF 1176.0 KB ] 2020.8(2) 共有 4970 人次浏览
|
|
- 家庭内部不平等、议价能力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基于《新婚姻法》的准自然实验
- [摘要]基于纳什议价模型,本文以中国2011年出台《新婚姻法》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四期面板数据和广义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议价能力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婚姻法》出台导致的已婚女性家庭议价能力下降不仅提高了其劳动参与概率,而且增加了其工作时间;机制检验发现,《新婚姻法》对家庭议价能力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家庭财产产权归属实现的,已婚女性为平衡男性“威胁点”增强会更多地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婚姻法》还显著降低了已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但...
- 作者:鲁元平;张克中;何凡;
- 全文[ PDF 2462.0 KB ] 2020.8(2) 共有 5536 人次浏览
|
|
- 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的劳动力市场反应与政策
- [摘要]新冠病毒肺炎已经成为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疫情。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突出体现为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飙升。基于求人倍率、调查失业率、核心通胀等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当前的失业已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失业的特征。劳动力市场政策也应从以往致力于治理结构性失业,转向对短期的周期性失业做出反应。考虑到治理周期性的时效性,简便的收入支持计划既可以解决民生问题,也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弥补需求缺口,起到扩大就业的效果。
- 作者:都阳;
- 全文[ PDF 2040.0 KB ] 2020.8(2) 共有 5039 人次浏览
|
|
- 城市更新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以棚改为例
- [摘要]近年来,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逐渐成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人居环境改善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城市空间均衡理论分析城市更新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理,然后以2015年91个城市的棚户区改造为例,并结合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二值响应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更新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本文使用省级棚改计划量与各市人口占比构造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回归方法进一步识别城市更新影响流动人口...
- 作者:刘彩霞;
- 全文[ PDF 2038.0 KB ] 2020.8(3) 共有 4912 人次浏览
|
|
- 谁在子承父业?——高校毕业生职业代际传递性差异及成因
- [摘要]流动性减弱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职业代际流动作为代际收入流动和社会分层问题的重要逻辑环节,关于其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政策干预的研究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利用中部某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行政数据,对高校毕业生职业代际传递分布进行分析,并从职业效评和职业概率两个角度考察不同职业类型的代际传递水平差异。研究发现,子承父业现象存在于所有考察的职业,但不同职业的代际传递水平有所差异;职业效评是职业代际传递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高代际传递水平职业具有高职业效评特征,而低代际传递水平职业具有低职业效评、...
- 作者:曾国华;吴培瑛;秦雪征;
- 全文[ PDF 1805.0 KB ] 2020.8(3) 共有 5195 人次浏览
|
|
- 父代特征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其代际趋势
-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父代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差异化影响,并考察了不同年代出生的父代对其子女教育期望的变动趋势,检验了父代教育水平影响子女教育期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整体而言,父代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大,但收入水平的高低会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产生显著影响;互为参照组的分析显示,“读书少的有钱人”对子女有着更高的教育期望,而高学历低收入的父代可能认为教育无用。第二,代际特征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同时代背景下出生的父代,受教育程度与子女教育期望...
- 作者:刘杨;蔡宏波;
- 全文[ PDF 1868.0 KB ] 2020.8(3) 共有 4830 人次浏览
|
|
- 农民工与城镇工就业稳定性的差距、演变及解释
-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2年、2007年和2013年数据,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农民工与城镇工的就业稳定性差距进行分解,采用Smith-Welch分解方法对就业稳定性差距的演变进行分解,给出了就业稳定性差距及其演变的解释,并将分解结果与收入差距的分解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第一,2002年至2013年,就业稳定性差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每个年份就业稳定性差距中由人力资本贡献的部分均大于归因于市场歧视的不可解释部分;第二,2002年至2007年就业稳定性差距的下降主要归因于人力资本差距的下降,2007年至2013年就业稳定性差距的...
- 作者:周闯;刘敬文;
- 全文[ PDF 1668.0 KB ] 2020.8(3) 共有 4671 人次浏览
|
|
- 住房财富效应、遗赠动机与中老年人劳动参与
- [摘要]中老年人劳动参与是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已有研究多数探讨社会保障和健康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住房的作用很少受到关注。本文试图探讨住房“财富效应”和“遗赠动机”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住房会通过“财富效应”抑制中老年人劳动参与;而“遗赠动机”对财富效应有负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子代中男性占比更高和有未婚男性子代的中老年人其劳动参与受住房财富效应的影响会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中老年人持续增加的住...
- 作者:刘华;王姣;陈力朋;
- 全文[ PDF 2034.0 KB ] 2020.8(3) 共有 4772 人次浏览
|
|
- 为什么“人口红利”没能在所有国家出现?——一个历史经验的视角
- [摘要]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历史上也经历了不同的认识阶段。在近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对人口红利形成了共识,即一个国家在特定阶段上的人口结构而非人口总量确实对经济增长产生额外的“好处”。然而,“人口红利”似乎并没有在所有国家中出现,以至于人们对“人口红利”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为此,本文给出了实现“人口红利”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并以经验数据为基础,找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人口红利”的国家。通过研究发现,仅有那些总和生育率能够在代际之间快速下降的国家才能获得实际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机会窗口”,...
- 作者:陆旸;
- 全文[ PDF 2156.0 KB ] 2020.8(3) 共有 5764 人次浏览
|
|
- 信息渠道变革引致乡村居民多样化高质量就业的逻辑
-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乡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评估了互联网的日益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渠道,对推动乡村居民多样化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报纸、期刊等传统信息获取渠道相比,互联网的使用可以显著提升乡村居民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此外,从就业质量角度,本文还发现控制了就业类型后,互联网的使用与乡村居民就业收入与就业满意度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本文还验证了互联网发挥影响作用的机理: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通过提升乡村居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有效扭转了存在于乡...
- 作者:张世虎;顾海英;
- 全文[ PDF 1160.0 KB ] 2020.8(4) 共有 4601 人次浏览
|
|
- 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与企业创新——基于非线性关系的研究
- [摘要]“减负税”与“促创新”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中国企业“生存之困”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双固定模型分析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效应。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养老保险缴费导致企业劳动成本上升所引起的要素替代效应会促进企业创新,但融资成本效应会抑制企业创新,两种效应相互叠加而产生了非线性关系;法定费率既定前提下,养老保险缴费遵从度越好的企业,创新水平越高;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仅制造业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
- 作者:何子冕;江华;李雅楠;
- 全文[ PDF 1136.0 KB ] 2020.8(4) 共有 4561 人次浏览
|
|
- 农民工过度劳动是“自愿选择”还是“无奈之举”?——基于过度劳动收入补偿的分析
- [摘要]本文基于2016年和2017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建立农民工收入方程和工资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农民工工作时间对其收入和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时间的延长使得农民工群体月工资和月收入得到较小幅度的提升;随着过度劳动程度的增加,农民工小时工资不断减少。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不仅未获得应有的收入补偿,而且过度劳动越严重的农民工损失越多。因此,政府部门应严格限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并规范加班工资制度,保证农民工群体基本休假权利和过度劳动的合理工资补偿,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促进农民工就业正规化。这些措施将...
- 作者:郭凤鸣;张世伟;
- 全文[ PDF 1095.0 KB ] 2020.8(4) 共有 4610 人次浏览
|
|
- 转型期中国家庭的家务分工特征及其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
- [摘要]本文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家庭的家务分工特征及其演变,重点检验了男性参与家务的行为随婚姻周期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过去30年间中国男性分担家务的现象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表现为现代教育发展通过改变个体教育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平等化分工效应;另一方面,在可观测的解释因素以外,家务分工随时间存在相对独立的平等化趋势,尽管其进程还相对缓慢,还存在一定的波折。值得注意的是,已婚男性分担家务的现象在婚姻周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新婚期后男性分担家务的可能性及其分担程度显著下降。其部分原因在于,当...
- 作者:牛建林;
- 全文[ PDF 1212.0 KB ] 2020.8(4) 共有 4704 人次浏览
|
|
- 家庭照料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
- [摘要]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家庭照料对6~12岁阶段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照料的程度与儿童学业成就呈显著正向关系,当控制了儿童的自学能力之后,关系依然成立。对照料类型进行区分,学习照料与心理照料对儿童学业成就的作用同等显著。除此之外,在不同照料形式、不同性别以及城乡之间,家庭照料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具有明显区别。本文结果表明,父母应该增加与儿童的互动时间,不仅要关注儿童学习习惯培养,也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以保证儿童的竞争优势,促进人力资本良性发展...
- 作者:万凌霄;马铃;
- 全文[ PDF 1318.0 KB ] 2020.8(4) 共有 4334 人次浏览
|
|
- 教育收益中的人力资本与信号效应估计——基于学制改革的证据
- [摘要]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还是“信号效应”影响收入,一直是劳动与教育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数据,以中国学制改革构建准实验设计,分析了教育收益率中“人力资本积累”和“信号效应”的贡献大小。研究发现,根据样本估计的教育收益率约为9.5%,其中约4.0%来自于“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约5.5%来自于“信号效应”的贡献。这说明由于信息不完全,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相对于看不见的“人力资本积累”,教育的“信号效应”占据了更加主导的地位。
- 作者:管振;孙志军;
- 全文[ PDF 1165.0 KB ] 2020.8(4) 共有 4722 人次浏览
|
|
- 创新与收入不平等
- [摘要]本文基于2008-2018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RIF回归方法,通过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企业间薪酬差距两个角度,考察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不仅拉大了企业内部的薪酬差距,也拉大了企业间管理层的薪酬差距;创新并未有效地缩小企业间员工的薪酬差距;创新通过“生产率效应”拉大了薪酬差距,但通过“替代效应”减小了薪酬差距。最后,本文还发现创新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效果在国企与非国企之间基本类似,但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 作者:李彦龙;
- 全文[ PDF 1100.0 KB ] 2020.8(5) 共有 4167 人次浏览
|
|
- 劳动力教育水平对企业产出的贡献——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和经济普查数据的双重验证
- [摘要]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大量基于个人层面和宏观层面估算教育贡献的研究不同,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并结合全国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探究了教育对于企业产出的贡献,以及教育对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教育因素后,资本对产出的贡献有所降低,劳动的贡献有所提高,而教育的贡献随时间推进其作用越加显现。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中专以下劳动力和大专及以上劳动力的贡献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就进一步拉动企业产出的潜力而言,在高等教育已得到快...
- 作者:曲玥;
- 全文[ PDF 1452.0 KB ] 2020.8(5) 共有 4299 人次浏览
|